資訊共享

培育雙創人才 DIY文化從小開始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強風直吹香江。雖然香港創業基金的資源尚算充裕,但人才卻遠不足夠。

調查顯示一般年輕人雖不乏創意,可是他們的動手能力頗弱。其中一個理由是香港教育過分偏重於經濟及商務管理學科,導致不少滿腹創新意念的年輕人流於紙上談兵。這「將多兵少」的現象,絕對不利創業。為配合創業潮流,香港各大學沒有怠慢,相繼推出不同形式的創業教育課程。

香港將多兵少 動手能力弱

一般而論,由於創業與商務息息相關,所以順理成章地它的課程設計及推行大多由工商管理學院負責擔大旗,然而面對學生動手能力薄弱的問題,這類課程往往也束手無策。近期,「創客空間」(Maker Space)概念在國內外大受歡迎。所謂「眼見為實」,缺乏實體支持的創意,只是空談而已,相關的創業理念必然難以服眾,更難以獲得投資者垂青。因此,國際社會紛紛積極推廣「創客空間」,目的是鼓勵年輕人「自己動手做」(DIY),實踐自己的創意,創造出能夠公開展示的實體。

香港各大專院校為配合創業教育亦不甘後人,爭相開設自己的「創客空間」。有些部門認為「創客空間」內只要設置3D掃描器及3D打印機及一些電腦設計軟件系統便足以起動。筆者不敢苟同,這些基本工具對「創意工業」(例如玩具)方面的創業教育還是勉強可以的,但對「創科創業」的幫助不大。3D打印充其量只是讓創科創業者製作出產品的外形(dummy),但無法演示產品的功能。創科創業範疇廣泛,包括醫療、電子、化學、材料等創業,要在小小的「創客空間」內裝備所有範疇的工具,根本不切實際。

大學設「創客空間」 24小時運作

筆者認為「創客空間」的結構可以分布式組成,每一學院內(工程、醫學等)都各自設有自己專業的「分空間」,並全天候7×24地開放予其他學系的創客使用。創業團隊可以因應自己產品的需求到適當的「分空間」工作。這運作模式看似相當簡單,然而要成功落實,大學內部的資源分配及撥款的機制都要重新檢視,殊不容易。

另外,年輕人創業除了需要具備動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創客文化」。不然的話,學校所開設的先進設備及「創客空間」的使用率便會很低,如同虛設。「創客文化」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

首先,從基礎出發,幼稚園及小學應聚焦於「創意」教育,豐富學生的「想像力」(imagination),積極鼓勵學生及讓他們學會如何「跳出框框地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靈活地發揮創意。當踏進中學後,學生接着學習「自己動手做」(DIY)的文化。近年DIY在歐美中學「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中大行其道,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STEM把創意轉化為實體。學生首要學習設計技巧,學懂有系統地發揮創意,這做法有別於他們在小學時的創意,大多較偏向天馬行空。

另外,中學生要學習編寫程式,此類課程同時間加強中學生的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課程應多加入實習元素,以解決現實問題為目標。學生從學習中可逐漸加強創造DIY文化,每次都會積極主動地把創意落實。

最後,人才是創新及科技產業的成功關鍵,因此「創業教育」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十分之重要。總體而言,在學習目標上,課程設計宜聚焦於「擴闊小學生想像空間」;「強化中學生的DIY文化」,以及「提高大學生實現創業夢的成功率」。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