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共享

《施政報告》創科涵量高 促中下游科硏

特首梁振英於今日(1月18日)公佈他任内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一如所料,在創新及科技局建議之下,《報告》的創科含金量可見一斑,超過二十多段的篇幅(特别是第54至75段),政府計劃投資約180億元之多。這些措施明顯反映出政府的創科政策偏重中下游科研發展。筆者十分之贊同,並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港全球創新指數持續失勢

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商學院、歐洲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及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合作研究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於去年8月面世。今期GII對全球128個經濟體進行全面性創新能力評估,並根據各地的「創新投入」及「創新產出」的平均表現進行打分及排序。在芸芸經濟體之中,香港名列14,是亞洲的第三名,位於新加坡(6)及韓國(11)之後,日本(16)之前。香港GII排全球15位之内,表面看來表現尚佳,但實際上香港的創新能力在過去幾年一直下滑,2013年香港在GII榜排第7位,2014年下滑至第10位,2015年再降一位至第11,而至最新一期的排位更降至第14位。這趨勢令人擔憂,筆者認為香港官、産、學、研各界不容掉以輕心。

以2016年GII為例,導致香港創新表現較為遜色的主要原因,是其創新產出與投入比率(即「創新生產力」,Innovation Productivity)偏低。據報導,雖然香港在創新投入(包括制度、人力資本和硏究、基礎設施、市揚成熟度及商業成熟度等五項)次級指數的評分相對較高,在128個國家或經濟體當中得分排行第2,僅次於新加坡,但在創新產出次級指數方面(包括知識和產權產出及創意產出等兩項)卻只排全球第25位。

《施政報告》針對中下游科研明智

GII2016報告顯示,從工商業界發展角度,儘管香港在創科領域投資不菲,但事與願違,企業未能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方案或産品。這現象反映出香港應用科研偏弱。所以,今年的《施政報告》的「創科篇」聚焦於促進中下游科研發展對症下藥,是明智之舉。

梁振英過去四年多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本地創新及科技發展,兌現了他競選時的承諾。當中明顯的業績包括︰成功邀請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來港開設創新中心;創立「創新及科技局」,並委任行内人士掌管;成立港科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Hong Kong),並邀請到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教授出山,擔任創院院長等。局院互相合作,過去一年不斷努力地優化香港創科生態環境,營造出積極的三創(創意、創新、創業)氛圍。梁特首在這方面的決心和毅力從這兩年《施政報告》「創科篇」的含金量便表露無遺。可惜他去意已决,不再角逐連任。

促進創科特首要有心有力

在今天香港的政治氣氛之下,政府要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須要「過五關斬六將」。「創新不是口號」,筆者但願下屆特首能一直堅持、迎難以上,繼續帶領香港追求創科經濟夢。謹希望未來的《施政報告》會一如既往持續關注創科産業發展。

 

筆者︰黃錦輝執行會長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