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共享

年輕人創業不容易,創院廿五年的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多年來以培育工程及科研人才為宗旨,鼓勵學生以知識改善人類生活及建立個人事業,堪稱「創業少林寺」,多年來人才輩出,包括快譯通電子辭典創辦人譚偉豪。有學院學生完成二年級課程後,即獲校方批准停學兩年,專注發展事業,更在校方協助下成立公司進駐香港科學園,開發的手機遊戲程式一推出旋即登上銷售榜次席,一年營業額達一百萬元。

為協助校方於校內宣揚創業精神,加上適逢踏入銀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於日前特別舉辦傳媒分享會,由學院教授聯同3位院系校友分享有關創業與校方支援的種種。中大早已有著一股濃厚的創業風氣,而4位代表更認為校友支援亦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令他們的創業過程充滿團體精神,而非單打獨鬥。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百年大計,教育為先。香港本屆政府延續重視教育的施政傳統,并積極落實15年免費教育的承諾,又推動科技創新以開拓香港經濟新出路。四年下來,免費幼稚園教育鐵定明年推行,以洪荒之力促成的創新及科技局,去年底甫起步即爭分奪秒開展工作,要將智慧城市、鼓勵初創企業和再工業化等藍圖盡快化為現實。在行政長官和創科局努力下,香港更吸引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瑞典卡羅琳醫學院首度在此設立其第一個海外科研中心。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強風直吹香江。雖然香港創業基金的資源尚算充裕,但人才卻遠不足夠。

調查顯示一般年輕人雖不乏創意,可是他們的動手能力頗弱。其中一個理由是香港教育過分偏重於經濟及商務管理學科,導致不少滿腹創新意念的年輕人流於紙上談兵。這「將多兵少」的現象,絕對不利創業。為配合創業潮流,香港各大學沒有怠慢,相繼推出不同形式的創業教育課程。